【资料图】
朋友和侄儿,为了给老人请护工的事儿吵架。
朋友的父亲八十了,现在长期住院,请了护工。 侄儿在外地读大学,寒假回家去医院看爷爷,回来就跟朋友——他的姑姑——说:这个护工,换掉他。
朋友一惊,说:怎么了? 因为这些请人的事儿,都是朋友做的。
侄儿说:这个护工懒。去的时候,看到护工在睡觉。
朋友说:白天家属去了,又没什么事给他做,他当然要睡。晚上家属都走了,就是护工招呼。一天24小时,难道人家还不睡觉吗?
侄儿说:那是护工公司违反劳动法,一天应该八小时。
朋友说:那照你说这个说法,我们家要请三个护工。现在都已经一天240,一个月7000.三个护工2万多。谁付得起。 朋友想着侄儿年轻,不懂,就和他讲: 不久前,爷爷阳了,朋友害怕的就是:护工也阳了。 因为护工一旦倒下,势必就得再找护工,在那么恶劣的情况下,到哪里找护工去? 而且爷爷住院前前后后也一年多,护工也换了十个左右,要力气大、要不怕脏、要对老人脾气好……是很不容易的。这个护工做了两个多月,当然也不是最满意的,但已经是最好的了。 到最后,护工阳不阳不知道,因为没测过,但反正一直在伺候老爷子。 朋友非常感激,春节还封了800块钱红包,就是希望能做长一点儿。
侄儿说:我们付了钱,难道不该得到服务? 朋友渐渐毛了,说:那我一天给你300,你去不去,就每天给爷爷翻身、洗澡、喂饭、伺候大小便? 侄儿理直气壮地说:我不去,肯定有人愿意去。 朋友说:那你给我找这个人呀,做得比现这个护工好,我给他300.你找呀。 侄儿说:肯定有靠谱的机构,能找人呀。 朋友最后气得无可奈何,打了侄儿一拳——去你妈的“肯定有人愿意”,去你妈的“肯定有靠谱机构”,去你妈的“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,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家园”。
什么都不做的人,挑毛病挑得最厉害——还自以为明智:你们都看不到的毛病,就我看得到。 想事情又都是想当然:肯定有——谁做的中谁做的保?谁给你肯定的勇气? 放在具体语境下,侄儿肯定想的是:姑姑被我说得哑口无言,只能打人出气。姑姑明知没理,已经输了。 姑姑想的是:去你妈的,和你说一句都多余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纵横科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浙ICP备2022016517号-12 联系邮箱:51 46 76 11 3 @qq.com